中文 EN

登录 注册

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心简介 > 国医大师 > 第三届国医大师
第三届国医大师

杨春波

作者:世中联 时间:2019-03-06 人气:4458次

杨春波,男,1934年1月生,福建莆田人,中共党员,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名誉院长(原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师承)博士生导师,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师承)硕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1958年1月福建省中医进修学校毕业,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第六届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和脾胃病分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委员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高级顾问,《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总顾问,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顾问,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名誉主委,福建省中西结合学会消化病分会顾问。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脾胃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和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对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对象,1992年被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1992年被福建省卫生厅授予“优秀中医药工作者称号”,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13年被福建省卫生厅、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评为福建省名中医。

为推进中医消化病学发展所作的贡献

杨春波积极为推进中医药的发展出谋划策、不遗余力地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国内中医消化病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和号召力。1992年,他牵头组建了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分会,任两分会主任委员20余年,汇聚八闽中医脾胃专家,论道脾胃、播种传薪。2005年他开创“八闽岐黄论坛”,探讨中医药的发展,谋划中医药发展的思路。2008年当选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会长至今,带领从事中医消化病专业的同仁们,为我国中医消化病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中医消化病学学术研究领域的主要观点和成就

杨春波对脾胃学说、温病学和中医“证”有较深研究。率先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名为“胃痞”,并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肾论治的学术观点。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中,提出大肠湿热是该病活动期的基本中医证型。他提出温病的分类首先应按临床发病的特点出发,分为时温(四时温病)、温疫、温毒三类;其次在每种温病下,按病邪的性质分温热和湿热两类。温热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以清热为大法;湿热以三焦辨证为主,以清热和祛湿为总则。他提出,乙型脑炎为“疫性暑温”,分卫气同病(轻型)和气营两燔(重、极重型)2个证型,分别施以清热解毒、清营解毒为主治疗,死亡率仅2.46,且无后遗症。在全国率先开展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科学研究,提出脾胃湿热证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主要呈亢进性、失调性和代偿性的综合病理反应,并召开全国脾胃湿热证的学术研讨会,提出了脾胃湿热证的辨证标准,被全国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采纳。

临床医学专长及教学科研成果

杨春波擅长内科,尤精于消化系统、发热性等疾病的诊治,讲究辨证论治巧配方药。培养了5名学术传承人、1名博士生、6名硕士生。创制了胃炎Ⅰ号、胃炎Ⅱ号、清化饮、清化肠饮、灌肠Ⅰ号、灌肠Ⅱ号等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主持科研课题16项、参与3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慢性胃炎证、“脾胃湿热”证和乙型脑炎辨证分型施治的研究取得成果,分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三等奖1项,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108篇。

上一篇:李佃贵

下一篇:邹燕勤

Copyright 2017 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8021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