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南孙
作者:世中联 时间:2019-03-05 人气:2926次
朱南孙(1921年-),女,汉族,江苏省南通人,“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海派中医德高望重的耆宿。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名中医,上海市名中医,全国中医妇科名师,全国首批名中医工作室导师,上海市首席名中医工作室导师,全国第一批、第二批名老中医继承人导师,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带头人,上海市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分会顾问、中华全国中医妇科研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妇科学会顾问、上海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中医妇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海派中医朱氏妇科流派传承研究基地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朱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朱南孙从医70载,运用中西医结合技术治疗妇科疾病,被患者誉为“送子观音”。
朱氏“三代一传人”
朱氏妇科为国内深具影响力的流派,门人众多,流源甚广。其肇基于南山,发扬于小南,集大成于南孙。南孙不仅勤于临证,更善于总结发挥朱氏妇科理论与临床学术之精粹,使其成为沪上及全国著名的中医妇科流派。
朱南孙祖父朱南山曾是上世纪沪上中医大家,擅长内、外、妇、骨伤科,晚年尤其擅长妇科,因辨证确切且用药富有魄力,常常一帖见效而誉满申城,有“朱一帖”美誉。而自小天资聪颖、性格坚毅的朱南孙深得祖父钟爱,取名“南孙”,亦是寄望她能继承家学、弘扬祖业。
朱南孙教授幼承庭训,学有渊源,其祖父朱南山、父亲朱小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妇科学家。朱南孙教授是朱小南的长女,幼小天资聪颖,性格坚毅,她继承和弘扬祖业。在朱氏两代名医的熏陶与教诲下,以其睿智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发奋努力,终成一代妇科大家。朱教授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1942年毕业前就随父襄诊,初涉医林,即熔身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中,渐渐成为小南先生的得力助手。
1952年,朱南孙随父同入上海市卫生局主办的中医门诊所上海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及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门诊部的前身。历任上海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副主任、岳阳医院妇科副主任、岳阳医院妇科研究室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医妇科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兼妇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计划生育研究会理事、岳阳医院妇科顾问等职。现任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曾获1983年全国“三八”红旗手及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是上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1991年定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朱教授学有渊源,临诊圆机活法在握;辨证论治进退有序,至晚年医术更为精湛。平日坐堂及至寓所,求诊者企踵相接,忧戚而至,开颜而去者,不可胜数。诊务倥偬之际潜心于历代经典,兼收并蓄,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和发表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识的见解,还担任《妇科手册》(星火计划丛书)、《中医妇科临床手册》的主编和副主编。尤其是经她珍藏而幸免于“文革”之难的朱氏妇科集精萃《朱小南妇科经验选》得以付梓,使肇始于南山公、奠基于小南先生的朱氏妇科最终汇集发展,该书广泛传播于海外,日文版已在海外发行,朱氏妇科验方也被纳入英文版美国中医学校教材。《朱南孙妇科临床秘验》将朱氏妇科经验得以进一步发展提高,使朱氏妇科成为我国近代中医妇科的一大特色流派。朱南孙教授也因此而享有“三代一传人”之美称。
学术与临床
学术上注重“乙癸同源,肝肾为纲”,根据妇科疾病的证候特点,倡立提出“治肝必及肾,益肾须疏肝”的观点,创立“动静观”,总结出“从、合、守、变”四法,总结妇科临床药对104个,为诊治妇科疑难病证建立了一套理论和治疗方法。尤其精于痛经、月经病、不孕症、月经失调等疾病,疗效显著,为国内同行所重。
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成的朱氏妇科验方加味没竭汤、紫蛇消瘤断经汤、将军斩关汤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其中“加味没竭汤”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通过科研成果鉴定,先后研发加味没竭片,蒲棱理气止痛合剂等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30余年,加味没竭片新药研究已进入三期临床。朱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屡获奇效,著名妇科专家林巧稚闻之赞叹不已,曾在上海医界群贤毕至的科学会堂上亲表嘉许。
致力传承
朱南孙教授晚年致力于学术流派传承工作,2009年起担任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导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和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工作室负责人,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朱氏妇科临床传承研究基地项目负责人。
勇于创新
朱南孙教授勇于创新,曾承担“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科研创新屡次获奖,获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项。
医德高尚
朱南孙教授不但医术精湛,医德尤其高尚,她待病人如亲人,诊病时和蔼亲切不分贫富,均一视同仁;待同道、同事谦虚宽容;待晚辈、学生言传身教,关心倍至。朱教授重名节而淡名利,甘于付出不求索取,仁心博爱,有口皆碑。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时,多次捐款,赈灾帮困,传为美谈。
上一篇: 伍炳彩
下一篇:吕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