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历
1964年-1985年 在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先后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
1985年-1990年 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1990年至今 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骨伤科分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科系列教材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骨伤》、《中国中医骨伤科》、《中医正骨》杂志副主任委员兼副主编。
学术思想
一、辨病辨证,相互结合
孙树椿认为,有病就有证,辨证才能识病,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临床诊治时,既要辨病,又要辨证,只有病证合参,才能选用适当方药、恰当的手法。辨病与辨证结合也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二是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辨病辨证相互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具体病位、病理和转归等,使治疗针对性更强。例如脊髓型颈椎病,一般都认为应手术治疗,但本病从中医角度认识有“痹证”“痿证”之分,痹证型完全可以非手术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
二、筋伤手法,轻巧柔和
孙树椿在继承刘寿山老先生的经验同时,运用现代的解剖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对手法进行了规范整理,逐渐形成具有孙氏特点的筋伤手法。孙树椿认为,手法的疗效靠的是手法本身,孙树椿指出“筋喜柔不喜刚”,在手法运用上尤其强调轻巧柔和、外柔内刚,力量由轻渐重,治疗中使患者在并不感到痛苦的情况下即获得症状的缓解或痊愈。
三、内治外治,相辅相成
孙树椿强调治疗要兼顾局部与整体,审证求因。由于筋伤疾病多以局部损伤为主,因此治疗时,既要注意局部,又要兼顾全身,然后选取相应的穴位和恰当的手法,借以舒筋活络,解痉止痛,这样才能兼顾局部与整体。
筋伤疾病以局部损伤为主,手法治疗是孙树椿的精华所在。但是,孙树椿在手法治疗的同时,也很重视内治的调理,做到内治与外治相辅。在内治的同时,强调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原则。
四、功能锻炼 动静结合
孙树椿认为,在筋伤的治疗中,动静结合也同样有着实际的临床意义。孙树椿指出,伤后经络受阻,气血瘀滞,血肿形成,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因此筋伤的愈合需要固定一段时间,以利于筋伤的修复,这即是“静”。同时,由于血肿形成,若瘀血不去,日久气血凝滞,血不荣筋,容易导致筋肉挛缩,疼痛,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因此,除一定时间的“静”外,也需要注重局部及全身的功能锻炼,使气血畅通,筋肉得养,这即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