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荣《中藏经》精读一
作者:世中联 时间:2018-07-20 人气:5834次
人法于天地论第一
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痞。是以天地有四时五行,寒暄动静。其变也,喜为雨,怒为风,结为霜,张为虹,此天地之常也。人有四肢五脏,呼吸寤寐。精气流散,行为荣,张为气,发为声,此人之常也。 阳施于形,阴慎于精,天地之同也。失其守,则蒸而热发,痞而寒生,结作瘿瘤,陷作痈疽,盛而为喘,减而为枯,彰于面部,见于形体。天地通塞,一如此矣。故五纬盈亏,星辰差忒,日月交蚀,慧孛飞走,乃天地之灾怪也;寒暄不时,则天地之蒸痞也;土起石立,则天地之痈疽也;暴风疾雨,则天地之喘乏也;江河竭耗,则天地之枯焦也。鉴者决之以药,济之以针,化之以道,佐之以事。故形体有可救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灾。人之危厄死生,禀于天地。阴之病也,来亦缓而去亦缓;阳之病也,来亦速而去亦速。阳生于热,热而舒缓;阴生于寒,寒则拳急。寒邪中于下,热邪中于上,饮食之邪中于中。人之动止,本乎天地。知人者有验于天,知天者必有验于人。天合于人,人法于天。见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苟能穷究乎此,如其神耳!
[提要] 本论是全书的总纲。基于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概括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了知人验天、知天验人的主旨。全文分四段:一、提出人秉天、委地而有形神的基本认识,论述人体气机能否调适取决于天地之气是否顺逆。二、采用类比的方法,述明天地与人的正常变化。三、采用类比的方法,述明天地与人的异常变化。并指出“形体有可去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灾”。四、进一步论述人的危厄、死生、动止都与天地相应,因此,可以见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
[语译] 人,上则秉受于天,下则连属于地,天的阳气来辅助人,地的阴气来资养人。天地之气调顺,人体气机就调适安和;天地之气逆乱,人体气机就闭塞紊乱。因此,天地有四时五行,有冷与暖,动与静。它们在变化着,天地之气和则表现为雨,天地之气动则表现为风,天地之气凝结则表现为霜,天地之气开合则表现为虹,这些都是天地之气的正常变化;人有四肢五脏、呼吸醒卧。精气在流动散布着,精气的运行表现为色泽,精气的开合表现为呼吸,精气的扬举表现为声音,这些都是人身精气的正常反映。阳气施用在“形”,阴气成合在“精”,这是天地的闭塞,全象这一样啊!所以,五星的盈满亏虚,星辰的运行差异,日蚀月蚀的交替发生,彗星的飞跃奔逝,就是天地的灾异变故;寒冷温暖不依时节,就是天地的蒸发和闭塞;崇土高起怪石兀立,就是天地的痈疽;暴风骤雨,就是天地的喘息;江河干涸,就是天地的焦萎。明察自然变化规律的人,对于病人,就会用药物调平阴阳之气,用针刺增进疏导之力;对于灾变,就会按阴阳调节的道理来适应自然的变化,用符合自然变化规律的事业帮助民众适应天地的灾变。所以,形体有疾病可以拯救,天地有灾变可以消除。人的灾病生死,秉受于天地。阴邪所致的病,来的缓慢,痊愈也缓慢;阳邪所致的病,来的迅速,痊愈也迅速。阳病生于热邪,热邪使人体松乏弛缓;阴病生于寒邪,寒邪就使人体挛曲拘急。寒邪伤害人体的下部,热邪伤害人体的上部,饮食之邪伤害人体的中部。由于人体的动静,根源于天地的变化。所以,认识了人体变化的人,会验证天地的变化;认识了天地变化的人,必定会验证人体的变化。天地的变化相合于人体的变化,人体的变化符合于天地的变化。明晓天地变化的逆与顺,就能测知人体的盛和衰。人体有千百种疾病,疾病有千百种证候,证候有千百种变化,这都是天地阴阳的顺与逆所产生的。如果能彻底探明这些奥义,那就如同神圣了。
[按] “人与大地相应”思想,自《内经》始即已引进医学领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确认:“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木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尔后,历代医家均从整体观念出发,无论养生与治病,都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故“人与大地相应”乃中医理论之主导思想。本书以“人法于天地论”列诸论之前,冠全书之首,可谓开宗明义。本论以人法于天地为主旨,系统论述如下二点:一、由于人秉大、委地,则人之危厄死生秉于天地、人之动止本乎天地,故人必须顺应自然变化。二、由于百病、百侯、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故养生治病必须认识和掌自然变化之规律。三、由于天合于人,人法于天,见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因之,“知人者有验于天,知天者必有验于人”。从而,鉴者诀之于药,济之以针,则形体有可救之病;化之以道,佐之以事,则天地有可去之灾。故人能认识与掌握自然变化之规律。
[提要] 本论揭示阴阳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论述人体顺逆阴阳变化之生理病理,提出调摄与诊治大法。故题曰阴阳大要调神论。全文分四段:始述阴阳为生死之本,得阳则生,得 阴则死;继论阴阳本质、特性及顺逆盛衰规律,言人能 循此,永不湮沉;三论阴病阳病脉候;最后阐明阴阳相 应,方乃和平,但基于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之 认识,归结调摄救逆大法为阴常宜损,阳常宜盈。本论主旨是: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泰;阴阳逆, 则天地否而人气厥。并强调钟于阳者长,钟于阴者短。
[语译] 天是阳气的宗主,地是阴气的归属。阳气是生存的本源;阴气是死亡的根基。天地之间,阳气和阴 气辅佐的是人。人获得温熙的阳气就能生存;人遭受到 寒凛的阴气就易死亡。阳气中最纯精的阳气称为高真, 阴气中最重浊的阴气称为幽鬼。所以,汇聚于阳气方面 的事物寿命长,汇聚于阴气方面的事物寿命短。多热的事物是以阳气为主体的,多寒的事物是以阴 气为根基的。阳气趋于上部,阴气趋于下部;阳气运行 迅速,阴气运行迟缓;阳气的质轻,阴气的质重。阴阳 平衡,天地之气就和平,人体气机也就安宁;阴阳逆乱, 天地之气就闭塞,人体气机就横逆。所以,天地获得阳 气就炎热,受取阴气就寒冷。阳气萌动在十一月以前,渐衰在五月以后;阴气发 生在五月以后,渐衰在十一月以前。阴气阳气的盛与衰, 各自都在当盛当衰的时节,循环更替着开始,循环更替 着衰退,没有休止。人们能够顺应这种变化就很聪明通 达了。《金匮》说秋季开始时调养阳气,春季开始时调养 阴气。阳气不能在体表闭塞,阴气不能自体表侵入。属 于阳的火是由木产生的,属于阴的水是由金产生的。水 与火是通调相济的,在上的阳气与在下的阴气是相辅相 成的。人们能够遵循这些规律,就永远不会受受病邪侵 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唉!平庸愚昧的人岂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的行为举止不与阴阳变化相宜,自己造成了那些疾病。外因风寒暑湿,内因饥饱劳役,导致机体衰败,欺骗残害自己的身体,消耗灭损自己的精神,灾病束缚羁绊了他们的机体,死亡的征兆就会明显地呈现出来。人们不知晓脉有五脏死脉,气有五脏生气。阴病 堵塞脉要重按,阳病的脉要轻取。阳病出现阴脉生命 就不长久,阴病出现阳脉生命就不衰败。阳病证候是 多言多语,阴病证候是无言无声。多言多语的病证易 于治疗,无声无言的病证难以康复。阳病早晨清爽, 阴病夜晚安静。阴阳的运动,是按阳行于白天,阴行 于夜晚的时间运行的。阳虚的病人傍晚烦乱,阴虚的 病人早晨加剧。这是因为早晨傍晚交错更替的时候, 阴阳二气就错乱横逆。 生与死的高深道理,在阴阳的运动中究明。阴气下降而不上升叫断络,阳气上升而不下降叫绝经。阴中之邪叫做浊邪,阳中之邪叫做清邪。火来配代表水的坎,水来配代表火的离,属阴的水与属阳的火相济相应,才能中和与平衡。所以,阴不足用属阴的药物治疗,就象用水母去济助它;阳不足用属阳的阳物治疗,就象用火精去济助它。阴阳同类相济,各有升降道路。上部自眉心向后三寸,叫阳的神路,下部自脐向下通三寸,叫阴的鬼程。阴气宜常常减损,阳气宜常常充盈。处于阴阳
[按] 万物生死,本乎阴阳;养生之秘,和于阴阳;为医之要,调燮阴阳。故本论系统析明阴阳性有寒热,务有上下,行有正速,质有轻重,盛衰有时,更始有序。因而养生者当重春秋之首,为医者须察逆顺之机。必知脉有轻重之分,侯有盛虚之别,证有旦夕朝暮之变化,治有水火济助之盈损。一言以敝之:阴阳之道,贵在和平;阴阳平衡,方可安宁。此旨与《内经》一脉相承。本论与《内经》阴阳学说既有所归纳与继承,亦有所创新与发展。其贵阳贱阴思想,影响后世医坛主阳学派甚为深远。“贵阳贱阴”思想由来尚矣!自《周易》即以天地类比而定其贵贱之位,《爻辞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与老子坤柔守静观点同时渗入《内经》。而后世医家发挥各有侧重,主阴者,以“水善火恶”,泻心火益肾水为宗旨,成河间、丹溪一派;主阳者,以“阳生阴杀”,温补脾肾为圭臬,成元素、东垣一派。而弘扬贵阳贱阴思想者,当推《中藏经》。自此以降,张元素“以扶护元气为主,谓类王道”(杜思敬《济生拔萃》);李东垣认为“阳主生故寿”,“阴主杀故夭”、(《脾胃论·阴阳寿夭论》);王好古强调病因为内已伏阴;薛立斋私淑易水,重温补;赵献可特加意于“火”之一字;张介宾则对阳贵阴贱思想发挥之。《景岳全书》谓“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得阳则生,失阳则死;阳来则生,阳去则死;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其论更与易水学派相承。由此可知,《中藏经》贵阳贱阴思想,影响易水学派至深。然而,既云“阴阳相应,方乃和平”,又何言“得阳则生,得阴则死”?为何“阴常宜损,阳常宜盈”?《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气者,生之本,为阳。证之临床,气绝者,必亡阳;救逆者,必回阳。盖阳为生之本,阴实死之基,故有“分阴为尽则不仙,分阳未尽则不死”之说。由是可知,“得阳则生,得阴则死;阴常宜损,阳常宜盈”。此乃顾惜真阳以养生救逆之基本原则。
[提要] 本论运用天主生,地主成”之理及阴阳五 行学说,阐释天地阴阳五行乃人生死盛衰之根本,故题 曰生成论。 全文分三段:首论人之生死与天地阴阳五行之关系; 次以五藏、气血骨肉筋与五行类比而示相生相成关系; 后述人顺应天地阴阳五行变化则可长生。
[语译] 阴阳,是天地变化的枢纽机要;五行,是阴 阳运动的终始循环。没有阴阳就不能构成天地变化,没 有五行就不能构成阴阳运动。所以,人是在天地变化中 逐渐形成的,在阴阳运动中消耗衰败的,在五行生克中 获得生存的。 天地有阴阳和五行,人有血脉和五脏。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脏,是肺、肝、心、肾、脾。金生成水,水生成木,木生成火,火生成土,土生成金,于是,相生相成的道路,循环无穷;属金的肺生成属水的肾,属水的肾生成属木的肝,属木的肝生成属火的心,属火的心生成属土的脾,属土的脾生成属金的肺,生与被生的前后两脏相互营养,没有休止。所以,《金匮》、《至真要论》说:心生化血,血是营养肌肉的母体;脾育成肌肉, 肌肉是气的蕴含之处;肺连属气,气是骨的基质;肾相 应骨,骨是筋的根本;肝系连筋,筋是血的本源。五脏 归属五行,相成相生,昼夜循环运转。
[按] 本论基于“天地阴阳五行之道,中含于人”之认识而立论,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以五藏配五行阐述相生相成之理,实乃撷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五藏生成论》之大旨而概言之,虽未涉及五味、五音、五色等,但其论专宏,且对《素问》有关奥义有所发挥。举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其“道”之含义甚为抽象,而本论则直指为“阴阳者,天地之枢机”。又如论阴阳与五行之关系,本论认为:非阴阳则不能为五行,非五行则不能为阴阳,盖《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则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生焉,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起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之生,而变化无穷矣。”由此可知,本论实将《易》与《素问》之义熔于一炉。
Copyright 2017 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8021131号